引言
免煎颗粒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中药制剂形式,以其方便、快捷、卫生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保证免煎颗粒的正确使用,提高医疗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免煎颗粒的调剂操作规范。
免煎颗粒的基本概念
免煎颗粒是将中药材经过现代工艺提取、浓缩、干燥、粉碎等工序制成的一种颗粒状中药制剂。它具有携带方便、溶解迅速、口感好、易于储存等优点,是传统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调剂前的准备工作
1. 环境要求:调剂室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温度控制在18℃-25℃,相对湿度控制在40%-70%。 2. 设备准备:调剂台、电子秤、药筛、药斗、药杯、药匙等。 3. 药品准备:根据医嘱,准备好相应的免煎颗粒。 4. 人员要求:调剂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中药知识,熟悉免煎颗粒的调剂流程。
调剂操作步骤
1. 称量:根据医嘱,准确称取所需剂量的免煎颗粒。使用电子秤称量,确保误差在±0.1g以内。 2. 溶解:将称取的免煎颗粒放入药杯中,加入适量温水(一般为100-150ml),用温开水溶解,充分搅拌均匀。 3. 检查:观察溶解后的液体,确保颗粒完全溶解,无悬浮物和沉淀。 4. 倒入:将溶解好的免煎颗粒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确保剂量准确。 5. 贴标签:在容器上贴上标签,注明患者姓名、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日期等信息。 6. 交付:将调剂好的免煎颗粒交给患者或家属。
注意事项
1. 免煎颗粒不宜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以免受潮变质。 2. 溶解免煎颗粒时,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破坏其有效成分。 3. 调剂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污染,确保药品安全。 4. 患者使用免煎颗粒时,应按照医嘱进行,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总结
免煎颗粒的调剂操作规范对于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调剂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同时,医疗机构也应加强对调剂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维邻康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标题:《免煎颗粒的调剂操作规范:免煎颗粒新规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